何爲文物預防性保護?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指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可靠生产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乃****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和档案的目的 。
文物預防性保護應該怎麽做?
文物保護研究中心開展的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目前主要以文物保存環境監測、對重點文物展櫃微環境濕度調控和對重點文物儲藏櫃微環境溫濕度調控爲主。
具體實施方案
针对保存环境监测,应当在展厅、库房和展柜分别设立监测点, 对文物保存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污染 物、空气浮尘、光照辐射、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系统和监测设备做好日常维护运行工作。
關于展櫃微環境溫濕度調控,應當對展櫃內環境實現恒溫恒濕控制,滿足不同種類珍貴文物對展出環境的要求。對重要臨時展覽開展環境監測和調控工作。
恒溫恒濕展櫃的作用
對于環境監測環節來說,可以考慮選購便攜小巧的具備無線傳輸能力的環境感知設備,比如溫濕度計、各類特殊氣體檢測儀器、空氣成分監測設備等。
對于展櫃微環境控制方面,可以考慮選用具備恒溫恒濕能力的恒溫恒濕展櫃,借助恒溫恒濕展櫃的能力,可以實時有效的將展櫃內微環境的溫濕度恒定控制在需求的範圍內。